屋根裏的藍,是咖啡香和心意交織的溫度/《屋根裏珈琲芸術祭》
St.1 市集紀實六月的某個週末,我們帶著單孔拉霸機、一台手沖機、一些風味記憶,登上屋根裏。第一次參與《屋根裏珈琲芸術祭》,我們的攤位像一個藍色小宇宙。掛起「COFFEE」布旗,擺上熟悉的磨豆機與拉霸,把麵包陸續放進木櫃裡排得整齊又剛好,就像平常在店裡備好一個早晨。只是這天的空氣,有點不一樣——時間走得更慢一點,光線落得更柔一點,而我們,也比往常多了一點儀式感。拉霸出場|把台灣豆煮成一杯義式這次,我們特別帶了拉霸北上——感謝蕭氏貿易支援。用來煮的是我們熟悉的台灣豆,來自雲林東泓咖啡莊園的淺中焙,設計為 SOE(Single Origin Espresso)單品濃縮,現場沖出兩款飲品:美式咖啡與牛奶咖啡。拉霸的節奏像一場古典演奏,每一下壓桿都蘊藏著力道與節制。SOE 的甜感與果酸,在濃縮的厚度裡延展出豐富的層次,帶有純樸的清透與尾韻的回甘。這不是標準義式的苦厚,而是一種來自土地、穿過水氣與溫度後留下的輪廓。那天在攤位前的朋友們慵懶地逛著,像是台南日頭下的午後,什麼都不急,但什麼都剛剛好。也有不少人喝完,帶了一包豆子回家——或許是想把這杯日常記憶,延續到下一個早晨。自動手沖|穩定,也是一種溫柔我們為每支豆子設計了參數——水溫、悶蒸秒數、注水段落與粉水比,經過一次次測試、記錄與微調,只為讓每一杯的風味都穩定、有層次。這些熟豆在濾杯裡打開自己,用乾香、前段果酸、尾韻回甘,說著它們自己的故事。我們的工作,是準確地讓這些故事能被聽見。在市集裡的每一杯手沖,不是即興的表演,而是細膩的重現。用設計來堆疊手沖的溫度感,其實也很人性——每一滴水的節奏,都是我們事前寫下的風味筆記,在松菸廠裡被如實演奏。市集限定|鹽奶油卷夾肉鬆,一口台南味除了咖啡,這次我們還偷偷帶了一點「台南」。來自學甲湠咖啡的鹽奶油卷,是 St.1 台南的老朋友作品。我們將它對切,夾入台南肉鬆,現場加熱——鹹香、酥軟、微甜、滑潤,一口下去,就是台南的午後。這樣的搭配,沒有浮誇、沒有複雜,卻有種讓人心裡踏實的力量。是我們想帶來的「日常」——不是節日才需要準備的滋味,而是像一口熟悉的溫度,在城市中也能找到南方的影子。鹽奶油卷的香氣從攤位微微飄出來,混著咖啡味,成了一種很 St.1 的氣味記憶。一杯杯之間,是默契的排練與即興市集的出杯台,是一座臨時舞台。老大掌拉霸機,沖煮與出杯的節奏被他掌握得俐落,總是自帶節奏感。市集四周人聲鼎沸,但我們在藍色布旗後面,有一個寧靜而精準的節奏場。小小後記|市集,是我們最靠近世界的方式市集不是販售,是交流。不是宣傳,是邀請。我們沒有做太多裝飾,也沒有過多說明,只是把日常的事搬上來——沖煮、出杯、招呼、收尾——像把一段南方的生活節奏,攤開給人看。這也是我們最喜歡的時刻之一:品牌與人之間沒有牆,只隔著一杯咖啡的距離。如果你錯過了這一場——沒關係。這次在屋根裏準備的濾掛包與手沖配方,現在在 St.1 門市也喝得到。來店裡坐坐,點一杯手沖,也許你會發現,市集的記憶還留著一點在杯底。—St.1,是我們的日常節奏,市集,是那段節奏浮出地表的時候。下一次,希望你也剛好經過。St.1 均均
here Kyoto 台南|開山・清水
here Kyoto 台南|開山・清水5/29 的早晨,我們走進台南開山路的一個轉角,迎接一場久違的重逢。那天,尚未對外開幕的 here Kyoto 台南悄悄試營運。但我們收到了一個很特別的邀請——來自 Hossy 小潘的邀請,走一趟 here Kyoto Tainan。這家來自京都的咖啡品牌,我們曾在旅行中遇見、深深喜歡。多年後,它以台南為據點重新現身——作為 here 海外首店,落在這座緩慢又深情的城市,有點像是在清水寺仁王門前清水版上的街道,又再一次與熟悉的人擦身相遇。⸻來自日本京都的咖啡,還是熟悉的那個味道當天,山口先生親自站上吧檯,一杯一杯沖煮,端出來的是我們記憶中那杯京都的香氣,讓人瞬間拉回京都的某個早晨。而在這裡工作的芸芸,則是我們的昔日戰友。很開心看到她回到這樣一個風格明亮、節奏穩定的空間裡工作,整個人都很自然地融進了這個場域。這樣的再會有種默契未減的溫暖,也像是另一種「在地化」的安心。未來店裡的咖啡包,也將透過我們後端支援與協力,讓品質與風味的堅持延續——我們放心,小潘放心,大家也可以放心。⸻空間乾淨、光線極美,有種「安靜版的歡迎」整體空間以台南老屋為骨架,揉合了日式的留白與線條。從石頭上低調的「here」字樣,到吧檯後那台工藝感十足的咖啡機,再到角落一隻靜靜舉手的招財貓與木製杯具,都像是為這條巷子增添了新的呼吸。我們拍了許多照片,特別喜歡那張玻璃窗倒映的畫面——我們站在街角,背後是燈籠高掛的清水寺。旁邊窗台上的鄰居阿嬤靜靜探出身子張望,像是用她的凝視為這家新開的咖啡店默默點頭。新開的咖啡店還未正式揭幕,街坊的眼神卻已寫滿了對這片風景的關心與祝福。這樣的凝視,讓整個街區都像參與了這場開幕。⸻舊識們再相見,是這城市獨有的默契當天到場的朋友不少,一如多年前我到日本京都旅遊漫步。這樣交談的節奏,是一種很台南的相遇方式,不需要多說什麼,就能在咖啡香裡彼此點頭,放心地坐下。有時候,一間新開的店,不只是商業的開始,而是關係的延續。從京都到台南,從旅人的記憶,到生活的一部分,這就是 here 想說的故事。⸻@here.tainanhere Kyoto 台南|開山・清水地址|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三巷 23 號營業時間|07:30 - 17:30(週三公休)開幕日|2024.06.01 起正式開幕⸻St.1 均均
一口肉醬的故事,是從一碗魚湯開始的。
St.1 x 詹記家常飯桌 聯名筆記|虱目魚肉醬製作紀實有些合作,起點不在會議桌上,而是在鍋鏟翻炒的聲音裡。那天,我們走進詹記的廚房,只為了一個念頭——「如果用虱目魚做出一鍋有記憶的肉醬,會是什麼味道?」這場合作的起點,不是菜單,是一鍋有溫度的日常詹記的廚房不大,但每樣東西都很「就緒」,一種介於熟練與日常之間的秩序感。那天,我們一邊備料、一邊聊起這道醬的構想:是詹記與我們老闆一起討論出來的主意,想用虱目魚香腸為出發點,做出一鍋讓更多人願意嘗試的「台味肉醬」。核心的發想,是想把魚味道從既定印象裡拉出來,讓它變得更親切、更有趣,也更能融入日常。我們一群人擠在詹記的廚房,桌上辛香料備好備滿。洋蔥、蒜頭、紅蔥頭、香菜,切到不想再切,還有秘密配料:可可豆、番茄罐頭、獨家乾粉香料組。辛香料還沒下鍋,整間廚房就已經開始講話了。「等等加這個看看。」詹記從旁邊拿出了可可豆,語氣很平常,像是平常煮飯時靈機一動就會多加一味。他說這不是開玩笑的,加進去可以拉出一點尾韻的層次感,收尾會多一點點漂亮的苦味。鹹香中還多了一點尾韻的苦韻平衡——那是巧克力做的事。案板上,是今天的主角三人組:虱目魚柳、虱目魚香腸、還有培根。都要一刀一刀處理,不只是去刺,還得維持剛剛好的厚度與大小——那是這鍋肉醬的細節靈魂。香腸先下鍋爆香,滋滋作響之後,辛香料陸續進場。一整鍋的聲音與氣味像同步展開,空間也突然熱鬧起來。我忍不住說:「這真的不能配白飯嗎?」  番茄罐頭加入後,火轉小,節奏也慢了下來。這時候就像開始煮一個故事,每一種食材都慢慢講出自己的聲音、自己的脾氣。最後那根打碎棒登場,詹記一邊拌、一邊說:「現在才是這鍋肉醬真正開始。」所有材料打碎拌勻,完成前最後一個小魔法。我們知道:這不是簡單的組合,而是一次讓魚味道長出新形狀的實驗。還沒吃,就已經開始想像——這樣的醬,放進熱狗堡裡,會是什麼味道?這道醬,怎麼變成我們的「台味熱狗堡主角」對我們來說,這鍋醬不是只是食材的堆疊,它像是一段「日常家味」的轉譯。我們試著想像:如果在自家咖啡店,能用這個風味,做出一顆讓人記得住的熱狗堡呢?於是我們加上了台灣風味的靈魂調味——烏魚子粉末,像金色海風撒上的點睛。再夾上比麵包長的熱狗,這顆熱狗堡成了我們這季最驕傲的創作之一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後記:關於這次的合作,我們學到的事這次不只是一次商品研發,我們也學到:「聯名」可以很生活,很樸實,從一餐飯、一道醬開始,才是真正把風味做深。謝謝詹記讓我們走進他的廚房,也讓這道醬,在我們的手上成為另一種記憶的容器。特別感謝:詹記家常飯桌料理靈感轉化:虱目魚淋醬熱狗堡(限量販售中)p.s.為了後面的計畫,我還跑去北門拍虱目魚小子  St.1 均均
毛孩陪喝咖啡的週末|搖尾草市集週末小記
四月底的搖尾草市集這次活動在 86 特區的舉喜公園,兩天都大太陽,風倒是有一點。我們特地把老大珍藏的木櫃搬去展示,也有不少朋友眼尖發現這個小亮點~販售的是冷萃咖啡、睽違已久的登島限定冷萃可樂咖啡、咖啡雪碧奶,還有給小朋友準備的梅子可樂。這次一起登上 86 特區。本來以為雪碧奶太獵奇會被嫌棄,結果咖啡雪碧奶比我們想像中還受歡迎,第二天下午賣完後還有人回來找。是不是有點神奇?這杯雪碧奶的靈感,其實是來自老台中一街裡的多多茶坊——有喝過可樂奶的同好嗎??(揮手~)而一直被懷念的冷萃可樂咖啡,則是某次和蜷尾家老大光頭哥聊天時,講到伊良可樂,才冒出來的想法。下一篇再來好好介紹一下這兩款風味的由來~有興趣的朋友,記得鎖定本均編的小記,隨時會更新歐另外,這場市集也讓我們驚呼:「原來真的這麼多人愛動物耶!」我們看到肩上站著鸚鵡的、背上趴著貓的、推車裡睡著法鬥的,還有腳步一致走在身邊的大貴賓。只差沒看到草泥馬了(偷偷許願中?)謝謝來喝咖啡的每一位,也謝謝你們身邊毛茸茸的家人們。這個週末很熱,但我們心裡真的很暖。下次市集見。St.1 均均
《咖啡、藝術與我們的距離》 W/2025 ART MONSTER 藝術展現場側寫
初次來到曼斯特藝術展,卻像走進一個熟悉的靈感片段,被悄悄喚醒。這回受邀參加 2025 ART MONSTER 藝術展,St.1 並不是以咖啡主角的姿態現身,而更像一位觀察者——在創作與創作之間,穿梭、感受、注視靈感的流動。我們帶來的是咖啡,但不只是咖啡。咖啡的角色,在展場中轉變了我們習慣在自己的空間裡,迎來客人、沖煮咖啡。這次,我們將一杯杯咖啡帶進藝術展,變成一個「靜靜陪伴觀展者」的存在。有人停下腳步、有人駐足聞香、有人提著咖啡走入下一個展間。在這樣的空間裡,咖啡不再只是提神的工具,而像是一種媒介,一種讓藝術者抒發、讓觀展者者更貼近作品的節奏感。我們成為了觀展者,也悄悄成為風景的一部分穿梭在展場之中,我們不再只是咖啡師,而像是一種流動的存在。背後寫著咖啡,眼神裝著靈感。有人停下腳步看著我們,有人拿起相機捕捉我們的身影——在藝術之中,我們也成為了某種藝術。這場展覽,是一次身分的轉換與對話——從沖煮者到觀察者,從品牌到空間的共感者。藝術場域,是我們理解生活的方式之一對我們來說,品牌不只是品項與菜單,而是一種生活觀的延伸。我們一直相信,咖啡是一種可以承載情緒與語言的載體,就像藝術作品一樣。它們的存在,讓我們的日常,多了層溫柔的意義。這次參與展覽,讓我們再次確認:St.1 是關於咖啡,但也不只是咖啡。我們喜歡與各種形式的創作者交流,也希望能在這樣的場合中,留下某種痕跡、一點氣味、一杯記憶。小編の小後記:這次現場的照片、拍攝物件、展場日常,我們也同步紀錄下來,會陸續整理成影像筆記分享給你們。如果你剛好有在展場跟我們遇見,謝謝你跟我們說話、喝咖啡、交換靈感。也謝謝 2025 ART MONSTER 的誠摯邀請,讓我們得以在藝術的現場裡,靜靜佇立、慢慢浸潤。St.1 均均